中东欧疫情报告与评估(2020年11月15日-11月16日)
【疫情大数据】
【专家观点】
孔 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欧盟数字转型的目标和内容
2020年2月19日,欧盟委员会出台《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的通讯文件,对未来五年欧洲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在发布《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通讯文件的同时,欧盟委员会还发布了《欧洲数据战略》和《人工智能白皮书》。该系列文件,规划了欧洲数字转型的路径,构成塑造欧洲数据未来的第一步。
一、数字转型目标: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
数字技术正在深远改变人类生活,数字转型将构成欧洲的又一次工业革命,数据是这场转型的中心,数字通讯、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和数字企业产生了大量数据,如果被恰当使用,能够产生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形式,数据驱动的创新将带来巨大利益。与此同时,数字科技也有巨大的风险和成本。公民可能失去对个人数据的拥有和控制权,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劳动的替换,网络活动带来的安全威胁等,都成为需要防范的重大隐患。作为地缘政治竞争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还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因此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战略资产。
相对于中国和美国,欧洲的数字转型建设起步较晚,并且无法匹配中美在数据量和资金流方面的优势。为促进欧洲数字经济发展,并确保欧洲数字安全,欧盟在数字转型方面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方案,即一方面通过产业政策和投资,促进“数字欧洲”建设,推动释放欧洲经济发展的潜能和活力,另一方面,为了确保“数字主权”,加强欧盟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监管,建设“意义”(purpose)导向的数字欧洲,凸显跟存在市场、规模和资金优势的中美两国的差别。
2015年5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数字单一市场战略》,力图清除网上购物的地域屏蔽(Geo-blocking),建设欧盟范围内的电子商务和网络消费平台。冯德莱恩任职后,承诺出台数字服务法案(Digital Service Act),更新旧的电子商务规定,建立新的互联网管理规则。2018年6月,欧盟委员会在2021至2027年欧盟多年期预算草案中提出“数字欧洲”项目,计划投资92亿欧元,支持欧洲经济社会的数字转型。该项目意图通过在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高级数字技能等领域的投资,提高欧盟的数字战略能力,提升欧洲在全球技术经济领域的竞争力,确保技术自主,并实现欧洲经济社会对于数字技术的普遍使用。在92亿欧元的分配上面,27亿欧元将被用于超级计算机、25亿欧元用于人工智能、20亿欧元用于网络安全、7亿欧元用于高级数字技能培训、13亿欧元用于改造欧洲经济社会技术设施,确保欧洲范围内对数字技术的广泛使用。
新一届欧洲委员会上台后,将数字转型和气候转型提升为欧盟未来发展的两大战略,试图通过发展强劲、独立的数字经济、加强监管,强化“意义”导向,确保数字经济符合欧盟价值,成为数字时代的领导者。欧盟委员会认为气候转型和数字转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欧洲气候新政》的通讯文件指出,数字转型将为欧洲发展提供无限潜能,它是绿色新政目标实现关键推动因素。数字化为对空气和水污染、能源和自然资源使用的远程监控提供机遇,通过宽带网络、数据中心、信息和通信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循环经济表现,人工智能、5G、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为加速应对环境变化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很大便利。
2020年2月19日,欧盟委员会出台《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的通讯文件,对未来五年欧洲数字经济发展做出了系统规划。该文件认为欧盟的数字方案,必须植根于欧盟开放、公正、多元、民主和自信的共同价值。在此基础上,欧盟委员会将“数字欧洲”的工作框架设定为:为人所用的科技、公正且有竞争力的经济,开放、民主和可持续的社会。“为人所用的科技”主要指发展、配置、使用能真正造福于人类生活的科技,并保证这些技术是值得信任的。2020年的相关举措有出台《人工智能白皮书》、出台《欧洲量子和区块链战略》,修订《欧洲高性能计算管理规则》,在人工智能、网络、超级和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区块链领域,建设和部署尖端联合数字能力、出台《数字教育行动方案》,促进数字技能培训。“公正且有竞争力的经济”主要指建设欧洲单一数字市场,打造既有竞争力,又能保护中小企业和消费者利益的数字经济。2020年的相关举措有出台《欧洲数字战略》,设定数据治理的立法框架、评估和修订欧盟竞争规则,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新情势、出台《产业战略方案》,为欧盟的绿色和数字转型提出系列行动方案、设定数据金融的框架,建设欧洲范围内的数字支付服务体系、就数字税问题出台通讯文件、设定数字时代的消费者保护议程。
“开放、民主和可持续的社会”主要指建设可信任的数字社会,保证数字时代对所有人的开放、包容和公正性。2020年相关举措主要有深化数字服务的内部市场,强化对网络平台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监管、修订《电子身份识别及信任服务条例》,将适用对象扩大到私人部门、出台《媒体和视听行动计划》,促进媒体和视听领域的数字转型、出台《欧洲民主行动方案》,支持媒体多元化发展,应对对欧洲选举的外部干预威胁。
二、出台《欧洲数据战略》,打造欧洲单一数据空间
在发布《塑造欧洲的数字未来》通讯文件的同时,欧盟委员会还发布了《欧洲数据战略》和《人工智能白皮书》,在委员会看来,这是塑造欧洲数据未来的第一步。2014年以来,欧盟针对数据保护,已经制定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网络安全法》、《开放数据指令》等法规,除此之外还有大量针对特定产业部门的立法。《欧洲数据战略》试图在此基础上,系统规划未来欧洲发展的数字路径。该文件指出,全球大国已经围绕数据流通和占有展开竞争,在美国,数据空间的组织由私营部门负责,具有相当大的集中效应,而在中国,则是政府占有大量数据,个人往往得不到足够保障障。在此背景下,欧盟委员会强调必须平衡数据的流动和广泛使用,保持高度的隐私、安全、安全和道德标准,从而释放欧洲的潜力,确立数据使用的欧洲方式。
《欧洲数据战略》明确提出,数字欧洲建设的目标是创建一个单一的欧洲数据空间,这个空间既是经济增长的空间,也是数据安全的空间,更是欧盟监管的法律空间,它能够让企业方便地访问几乎无限量的高质量工业数据,促进增长和创造价值,它能够保证个人和非个人数据,包括敏感的商业数据的安全性,减少人类的碳排放和环境破坏。在这个空间内,所有数据驱动产品和服务都应符合欧盟单一市场的相关规范,数据可以在欧盟内部和跨部门流动,欧洲的规则和价值观,特别是个人数据保护、消费者保护立法和竞争法得到充分尊重,获取和使用数据的规则是公平、实用和明确的,有明确和可信的数据管理机制,有一种基于欧洲价值观的开放但果断的国际数据流动方法。
该文件指出,欧洲数据空间的运作将取决于欧盟投资于下一代技术和基础设施以及数据扫盲等数字能力的能力,这反过来又将增加欧洲在数据经济关键扶持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主权。这些基础设施应支持建立欧洲数据池,以符合数据保护立法和竞争法的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允许出现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但由于成员国对数据的碎片化使用和管理,欧盟在数据的可用性、数据互操作性和数据质量、数据管理、数据基础设施和设备建设、技能和数据素养、网络安全等方面面临重大缺陷。
为了实现单一数据市场的愿景,弥补欧盟数据使用的重大缺陷,欧盟委员会提出了欧洲数据行动的四个支柱:一是建立数据存取和使用的跨部门管理框架,二是增加数据投资,强化欧洲占有、使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基础设施,三是加强技能培训,增强个人和中小企业数据使用的技术和能力,四是在欧洲战略部门和公共利益领域,建立共同欧洲数据空间。欧盟计划在欧洲开放科学云(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既往研究基础之上,支持建立以下九个欧洲数据空间:欧洲工业(制造)数据空间、欧洲绿色新政数据空间、欧洲交通数据空间、欧洲健康数据空间、欧洲金融数据空间、欧洲能源数据空间、欧洲农业数据空间、欧洲公共管理数据空间、欧洲技能数据空间。
作为数字服务基础服务提供者,5G在未来欧洲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将构成数字欧洲的基石。2016年9月,欧盟委员会曾发布《5G行动方案》,为协调欧盟成员国5G设备配置做出安排,该方案计划在2018年开始引入5G网络,并在2020年底开启大规模的商业引入。在5G服务的商业开发上,欧盟已经投资了10亿欧元,在2020年底,预计将有138个欧洲城市能接入5G服务网络。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集中化的架构、边缘的智能计算能力、对更多天线的需求以及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5G网络为攻击者提供了更多潜在的切入点。这使得网络安全成为5G配置的重中之重。2019年3月份,欧盟委员会根据欧洲理事会的要求,就5G网络安全问题发布建议性文件,号召各成员国就5G网络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的结果反馈给欧盟委员会,以便后者在此基础上制定网络风险评估和控制的标准。2019年10月,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NIS Cooperation Group)曾发布一个协调报告,就欧盟网络威胁做出了战略评估,2019年11月,欧盟网络与信息安全局 (ENISA)发布了5G网络安全图谱,对5G网络的安全挑战进行了系统评估。
在此基础上,2020年1月份,欧盟委员会发布《5G配置安全工具箱》。该文件列出了一系列减少5G网络风险的战略和技术措施,对5G设备供应商和5G服务运营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该文件要求各成员国于2020年4月30日之前,落实5G工具箱要求的相关措施,并于2020年6月30日之前提出一个联合报告,以便为后期行动提供参考。
三、基于卓越和信任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
2017年5月,在对《数字单一市场战略》进行中期审查的时候,欧盟委员会强调要促进欧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能力,确保在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和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人工智能倡议》的政策文件,计划通过公共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欧盟的技术和工业能力,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经济领域的应用。2018年12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人工智能协调行动方案》(Coordinated Pla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来对欧盟和各成员国的投资活动进行协调,实现“人工智能的欧洲制造”(AI made in Europe)。
为了确保人工智能的正当使用,欧盟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科技的同时,不忘强调完善人工智能监管的伦理和法律框架。2018年4月出台的《欧洲人工智能倡议》,提出要确保人工智能发展符合欧盟的基本人权和价值框架,人工智能建设要以人为本(Human-Centric AI)。2019年4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在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中建立信任》(Building Trust in Human-Centr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通讯文件,指出人工智能的信任建设,必须紧扣欧盟基本权利和价值观,并且围绕人类监管、科技安全、隐私和数据管理、透明、多样非歧视和公正、社会环境福利、问责七个方面展开。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试图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人工智能立法工作,曾做出承诺在任职100天之内,出台人工智能伦理战略。
2月19日出台的《人工智能白皮书》,肯定了以投资和监管为双重导向的发展规划,并明确指出,欧洲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是将其技术和工业优势与高质量的数字基础设施和基于其基本价值的监管框架结合起来,成为《欧洲数据战略》规定的数据经济及其应用创新的全球领导者。在此基础上,它可以发展一个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为整个欧洲社会和经济带来技术效益。这一生态系统又被分为“卓越生态系统”和“信任生态系统”两方面,前者应对欧洲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后者设定欧洲人工智能的监管框架。
为了建立一个卓越的生态系统,支持人工智能在整个欧盟经济和公共行政中的发展和,欧盟在2018年的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基础上,规划了如下行动计划:
行动1:欧盟委员会将根据《人工智能白皮书》公开磋商的结果,在2020年底向成员国提出协调行动的修订方案。
行动2:促进建立能够结合欧洲、国家和私人投资的测试中心。
行动3:在主要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培训网络,吸引最优秀的教授和科学家,并在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世界领先的硕士课程。
行动4:与成员国合作,确保每个成员国在人工智能方面至少有一个高度专业化的数字创新中心。欧盟委员会和欧洲投资基金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1亿欧元的试点计划,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股权融资。
行动5:在地平线欧洲的框架内,在人工智能、数据和机器人领域建立新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确保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的协调。
行动6:优先从卫生保健、农村行政和公共服务系统入手,启动公开和透明的部门对话,以便准备一个特定的“人工智能采用方案”(Adopt AI programme),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系统的政府采购。
最后,白皮书强调,这些行动方案是对欧洲数据战略提出的计划的补充。改善数据的存取和管理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没有数据,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应用的发展是不可能的。
建立独特“信任生态系统”的关键在于确立有效的监管框架,它能够确保欧盟关于基本权利和消费者权利的规则得到遵守,在人工智能领域建立消费者和企业之间的信任,从而加快技术的吸收。为了有效适用和执行现有的欧盟和国家立法、明确人工智能供应链中不同经营者之间责任分配,委员会认为有必要调整现有人工智能立法框架。该监管框架应当有效地实现其目标,同时不应过于指令性,从而造成不成比例的负担,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
为了达到这一平衡,欧盟委员会认为它应该遵循风险分析路径。风险分析的两个范畴为基本权利风险和安全风险。对于存在高风险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要在人工智能系统培训数据、数据使用和记录保存、用户使用须知手册、人工智能系统的稳健性和准确性、人类监管、生物识别等领域,做出强制性立法规定,并由相关机构就这些标准的遵守和执行问题,进行合格评定。让最有能力应对潜在风险的行为体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并能够对在欧盟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的所有相关经济运营商,无论这些产品或服务是否在欧盟设立,进行立法干预。对于非高风险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产品提供商或者运营商,可以自愿选择适用这些强制性标准,或者适用其他特定的技术要求。
费正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专任教师):
塞尔维亚新政府(安娜·布尔纳比奇第二内阁)人事任命分析
6月21日选举过后武契奇长期未公布政府总理提名人选,导致组阁迟缓,经历本世纪最长组阁期限后,10月28日最终确立新内阁名单,并经议会表决227票赞成5票反对而通过,本届新政府共有21名职务部长与2名无任所部长。
社会党党首达契奇由外长改任议会议长,爱国联盟获得一席部长入阁执政。
总理安娜·布尔纳比奇表示新政府为亲欧政府,首要目标为保障公民安全,而科索沃问题将是任内最大挑战。如武契奇所公开表示,本届政府任期仅到2022年4月3日总统大选,任期仅一年半,技术型与过渡性明显。
新政府成立后欧盟扩大专员Oliver Varhelyi率先祝贺,希望与新政府合作推进欧洲一体化进程改革并落实欧盟对西巴尔干地区相关投资计划,明确表示欢迎新政府加快实施改革的有力承诺。
总理表示未来政府将有六大目标,除首要目标保障公民健康外,还包括维护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利益、决战黑手党、保护独立决策权,加强法制建设,并加速改革与经济发展等。而对于健康问题,她也表示疫情危机持续,这个冬天十分艰难,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卫生医疗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并致力于增加医疗领域薪资、更新设备并提供更好的教育与工作条件。
亲欧但也与所有伙伴发展良好关系
本届政府亲欧,任务为加快入欧,首先需要更宪、强化法制并与欧盟保持一致。入欧同时,与俄中等国均保持友好关系,但也强调与美国建立更好关系。(当时美国大选尚未开始),为此武契奇访美后与普京通电话又与我国驻塞陈波大使会晤,尽可能尝试维持长期稳定的多边平衡外交格局。
科索沃是最大政治挑战
新政府继续与普里什蒂那当局对话,新政府也将于总统以及科索沃塞族代表一起协调所有行动。新政府继续坚持科索沃塞族市镇联合体,保护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和平合作政策,保护塞族及其文化遗产并维护当地和平与稳定。
新政府相关涉及科索沃的行动未来势必在武契奇总统领导下进行,而武契奇极有可能绕过总理或内阁,直接领导相关部长与情报国安团队直接指挥。
区域合作并强化军事实力
新政府将维护区域稳定并积极改善与邻国关系,同时致力于保护海外塞族利益,并且尊重在塞少数族裔权利。此外,新政府继续强化军事以求维护和平。由于与黑山存在宗教自由法案问题,与波黑部分政治人士关系紧张,且与克罗地亚也有摩擦,其表态是为缓和关系加强区域合作,例如迷你申根计划,塞尔维亚由于其自身在区域内的相对领先地位,其合作意愿更加强烈。
宣战黑手党
强调国安部门特别保障总统安全,宣战黑手党,力求切断其资金来源及其与部分机构及媒体的相关联系。
加强与公民社会合作
新政府认为媒体和公民社会是改革进程中的伙伴,为此特别新成立人权少数族裔与社会对话部,致力于改善与公民社会组织对话及合作。当下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部门虽有直接合作,分歧仍然较大,且不善于接受批评。政府对NGO的不信任可以从今年7月针对非政府组织的反洗钱核查中看出,这也引起了欧盟的注意并且要求当局做出澄清。
基础设施与教育
新政府继续进大学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包括公路建设、铁路现代化,计划修建贝尔格莱德地铁,继续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保护环境、投资能源领域
新政府政治经济连续性
政府在诸多领域取得较大成就,并且设法在知识和创新领域转型,这包括推进IT等高新科技产业建设。
内阁人士任命分析
新政府成员中,财政部长Siniša Mali与卫生部长Zlatibor Lončar继续留任,国防部长与内政部长互换职务,外交部长则由总统秘书长Nikola Selaković接任,原基建部长改任矿业能源部。财长因博士论文造假而剥夺学历,备受指责,原为总理热门人选,也直接参与华盛顿会晤,一般视为武契奇心腹与未来接班人,本届政府职位却无任何升迁。外长任职反应出武契奇意图去除达契奇的外交影响力,通过心腹直接掌控外交部门。武林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忠诚度与表现可圈可点,作为党外人士担任内政部长掌管警察强力部门显示出武契奇对其极大的信任,但Stefanović的国防部长任职一般认为是与武契奇不和导致,作为党内同志由于其年轻且执掌警察部门多年,多少引起了武契奇警觉,但武契奇以其自身也曾担任国防部长唯有否认排挤指控。新任劳工部长Darija Kisić Tepavčević因其疫情疾控主任身份而被公众熟知,此项人士任命显示了武契奇对其防疫工作的肯定以及对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尊重。拥有多家酒店且担任酒店业协会主席的Tomislav Momirović原本计划安排为经济部长,后改任基建交通部长,或许是武契奇寄希望于商业人士振兴经济发展,并打击腐败提高相关大额资金使用部门的行政管理效率。
人权少数族裔与社会对话部的人士任命也是看点十足,Gordana Čomić其人不仅是党外人士,更是具备高度丰富的政治经验,曾作为反对派民主党的创始人一度担任副议长,今年由于反对民主党抵制选举而脱党参选,如今延揽入阁可以理解为是武契奇领导下的前进党既是对反对派相对宽容与安抚,也是对于广泛民主参与的迫切需求,当然Čomić本人相关的从政经历确实也符合部门专业性的相关要求,也符合欧盟与西方价值观导向。
武契奇的政府人士任命依旧显示出其对未来接班人问题的踟躇姿态,原本社会热议的总理人选财长马力原地踏步,原议长仅虽有副总理头衔却也仅掌控文化部门,前进党联盟参选议员名单的榜首的农林部长奈迪莫维奇虽升至副总理,也仅留任农林部,职权提升不明显。或许作为技术型过渡性的考虑,本届政府人士任命追求的仍是政策平稳,并尽可能符合欧美与国内外各方期待,避免落实独裁之嫌疑。
史建辉(Arkadiusz Szlaga,西安外国语大学波兰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抗疫与抗议:当前波兰政府与社会的困顿之境
10月初,波兰遭遇第二波新冠疫情的袭击,在短短时间内,每日新增病例从几千增长到两万例。11月开始,波兰日增病例总是排在世界前十。波兰反对派政治家和一部份媒体批评政府无视疫情威胁,没有为国家秋季第二波疫情做好充足准备。除了应对新冠疫情,本届政府还必须回应反对派的批评,更重要的是缓解波兰各社会群体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
10月,波兰出现了街头抗议活动,而这些抗议的参与者并没有因为日益严重的疫情而止步。政府恢复限制病毒传播的部分封锁措施,打击了许多行业的企业家,加上政府的援助无法真正帮助企业家度过疫情难关,因此企业家们纷纷走上街头进行抗议,表达对限制措施最后一刻才出台,且没有与他们协商表示强烈不满。另一个参加抗议的社会群体——农民和养殖户,从9月开始组织抗议活动以反对修改《动物保护法》,反对“禁止饲养动物以换取皮毛,限制仪式性屠宰”法案出台。而造成全国性抗议活动的导火索——最严堕胎法的法院裁决,矛头直指政府。
2020年10月22日,波兰最高法院(该司法机构因政府进行的司法改革而被政治化)针对堕胎法作出如下判决:因胎儿受到严重和不可逆转的损害,或因不治之症威胁其生命而进行堕胎是违宪的。如果最高法院的裁决在《法律杂志》上公布,那么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可以进行堕胎:因强奸而受孕或因母亲的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在判决公布的第一周,由全波兰女权运动组织领导的全国性抗议浪潮愈演愈烈。许多专家认为,这是波兰自1989年政治变革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示威活动。波兰和世界各地的几百个城市都发生了抗议活动。根据波兰警方的数据,有几十万人参加了裁决公布后一周的抗议活动。根据Estymator民意调查机构10月29-30日为DoRzeczy.pl一个报纸的网站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4%的受访者完全不同意最高法院关于堕胎条例的裁决,21.5%的受访者基本不同意该裁决,剩余受访者赞同该裁决;高达67%的受访者赞成维持现行的堕胎法(允许在怀孕危及妇女的健康或生命、或因强奸或其他非法行为导致的情况下进行堕胎,也允许在先天性缺陷的情况下进行堕胎)。
对最高法院关于堕胎法案判决的抗议,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部分抗议的性质已经变成了反政府性质。很多抗议者与其说是想表达对争议性判决的反对,不如说是表达对现政府的不满。抗议者主要在城市的街道上以堵塞交通的方式进行抗议,他们提出了反政府、反教权主义(主张政教分离)的口号。根据媒体统计,在10月30日的大型抗议活动上,在人口仅有170万人的首都华沙,约20万名群众参与了长达6个小时的抗议活动。
波兰副总理、法律与公正党主席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被广泛认为是波兰真正的权力掮客)10月27日提到了抗议活动,他表示,"这一判决完全符合宪法",并呼吁"法律与公正党的所有成员和我们的支持者共同捍卫教堂",强调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教堂。卡钦斯基的讲话引起了众多评论,称此讲话堪比1981年12月13日沃伊切赫·雅鲁泽尔斯基将军向波兰人民共和国社会通报实行戒严法的讲话。许多评论员、记者和反对派政治家认为,卡钦斯基“呼吁内战”,"向社会宣战"。卡钦斯基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激发社会情绪,使社会更加两极分化。这样的策略屡屡为执政联盟带来想要的结果,如杜达在八月份的总统大选中成功连任。
然而,此次实行的策略却对统治阵营的社会支持率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该抗议活动发生之前——9月9日,CEBOS民意调查机构开展的政党支持率调查结果显示,法律与公正党排名第一(40%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而在11月3日IBRIS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中,该政党在受访者中的支持率(在最高法院裁决引发近两周的抗议活动后)下降至28%,而公民联盟(波兰最大的反对派)在第二次调查中赢得了23.1%的受访者支持。由于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率下降,保守派联盟议员对卡钦斯基制定的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导致众议院会议从11月3日延迟两周,至18日召开。
在抗议的背景下,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天主教会地位的日益不确定性。在10月底的抗议活动中,除城市街道外,教堂和主教住处的门口也成为抗议场所。由于波兰的天主教会支持收紧堕胎法的决定,教会成了尖锐政治争端的一方。天主教会在堕胎问题上的立场,以及越来越多表明天主教会高层隐瞒恋童癖案件的的证据的出现,对其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根据United Surveys为《Dziennik Gazeta Prawna》报纸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普遍对天主教会在波兰公共生活中的作用表示不满。详细结果显示,即使在定期参加宗教仪式的信教者中,也有高达50%的人持类似意见;而在非定期参加宗教仪式的信教者中,该比例增加到64%;在不参加宗教仪式的信教者中,增加到76%。部分专家认为,波兰的天主教会目前的危机可以与爱尔兰、美国或奥地利的危机相提并论。波兰是宗教信仰代际差异最大的国家。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8-39岁的波兰受访者群体中,只有16%的人认为宗教非常重要,26%的人参加宗教活动;在40岁以上的受访群体中,分别为40%和55%。
虽然距离下届议会选举还有几年时间,但这段时间的抗议活动对当局政府在之后的选民信心重建造成了困难。除了国内疫情恶化的问题,政府还必须应对社会各群体的不满进行回应。2020年对于波兰的天主教会来说也是一个艰难的时期,由于一些恋童癖案件的曝光,以及教会活动与现任政府的联系,天主教在波兰正在失去信教者,其地位也在逐步降低。
程国钧(瑞典斯德哥尔摩妇产科医生):
瑞典第二波疫情会重蹈覆辙吗?
瑞典疫情:第二波疫情持续快速发展,过去两周内(第44周和第45周)有151人死于Covid19,而之前的第42周和43周是59人。11月13日下午公卫局的疫情通报,新增确诊5990,累计确诊177355,新增死亡42人,累计死亡6164人。今天,住院的重症患者 1272人(新增54人),其中 126人在监护室抢救。
每日新增确诊累创新高,与病毒检测力度增加有关,更加反映的是病毒传播在快速增加,但我们不能仅凭每日新增确诊人数来评判是否第二波的感染状况高于第一波。
自夏天以来,斯德哥尔摩免费给有症状的人做核酸测试。市民通过1177网站预订测试后,医院会邮寄测试棒到家里,取样后邮寄到医院,3天后会出结果。第二波疫情爆发后,希望测试的人越来越多,排队的时间越开越长,有些人得到结果的时候已经过了传染期。上周,全国的核酸测试能力为每十万人2208人次,而斯德哥尔摩只有1753人次。长期以来,斯德哥尔摩的人均测试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据报道,斯德哥尔摩的核酸检测阳性率达到20%,明显高于全国9.7%的平均水平。对于自愈的判断,公卫局的指南说明,发病或核酸测试阳性7天之后加上无症状2天之后认为没有传染性,可以解除隔离。
重症入院人数和死亡人数是判断疫情的重要可靠指标。每日新增住院重症患者快速上升,其上升趋势与第一波相似。11月10日,我们医院的防疫级别升级到备战状态,只过了两天就再次上升到了第一波疫情时的增援状态förstärkningsläget。这意味着全体工作人员都不许休假、补休和参加各种会议学术活动,随时待命,医院会停止常规手术门诊和普通病房,集中力量收治Covid19病人。第二波疫情的压力可想而知。
最近几天,每日新增死亡在40人左右,达到了7月份的水平,这个上升趋势与第一波疫情非常相似。安国师在SVT晚间新闻直播节目中也谈到了这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瑞典11月13日累计6164例死亡病人的年龄分布显示,70岁以上老人5496,占89.1%,这一比例一直未变。
老程在5月23日记《covid19-老年人之灾》,5月27日记《老年人之灾的背景浅析》和7月9日的日记《再谈老年公寓之灾中》中分析过,第一波疫情的受害者主要是住在老年公寓(占47.2%)和有家政服务(占25.4%)生活不能自理体弱多病的老人,两者合计占死亡病人的72.6%。这一原因就是因为老年公寓的防护措施不够,导致防护失控,这是瑞典实验最大的败笔。瑞典电视台SVT的新闻调查节目Uppdrag Granskning 10月28日对此有深入的调查报道。
经过第一波疫情的打击,瑞典各级政府加强了对老年公寓的防护措施。在夏季疫情缓解的日子里,开始逐步放开对老年人的探视限制。在第二波疫情到来后,再次限制了对老年公寓的探视。第二波疫情袭来,老年人的死亡是否减少呢?
老程有些好奇,就把第一波疫情(3月11日至7月17日,死亡5619人)和第二波疫情以来(10月9日至11月13日,死亡274人)死亡病人的年龄分布做了一个初步比较。老程知道,第二波疫情刚刚开始还没有到高峰,时间和死亡人数都不对称,统计学分析会有很大偏差,难以有统计学意义。不过,看看趋势还是可以的。从下图可以看出,两波死亡病人的年龄分布相似,都是是以70岁以上老人为主,第二波死亡病人中,70岁以上的占93%,稍高于第一波的89%。
这就是说,第二波又在重复第一波的悲剧。那些躲过了第一波袭击的老人也难以躲过第二波的扫荡。11月10日去世的86岁的人民艺术家Sven Wollter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报,他在第一波疫情时特别小心。10月份到Stockholm来访友时不幸被传染。
全民免疫的观点在英国提出后被全世界痛批,英国政府马上放弃了这个政策,采取了严厉的封国措施,但英国的死亡人数依然很高。瑞典公卫局多次声明瑞典策略不是为了追求全民免疫,但Stockholm大学的数学教授在第一波疫情期间多次受邀到电视台讲解他的数学模型,预测7月份瑞典就可以达到全民免疫。可惜,感染新冠病毒患者体内抗体很快消失。尽管科学家发现抗体和T细胞液都起到抵抗病毒感染和延缓病毒传播的重要作用,但全民免疫的奇迹并没有出现。据金融时报近日分析报道,瑞典在第二波疫情发生以来的感染上升程度位居欧洲国家前茅,安国师对此也不否认。
在第二波到来之际,我们比较一下国情人口社会制度文化十分相似的北欧四国的疫情变化数据,瑞典在各个方面都比其它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别,应该说瑞典特立独行的抗疫政策是不成功的!尽管瑞典的核酸测试能力有很大提高,但依然远远落后于邻国丹麦。第44周,丹麦的核酸检测是454301人次,而人口多一倍的瑞典只有189301人次,差距之大令人汗颜!
第二波疫情发生以来,瑞典的情况在北欧四国中也是最严峻的。据SVD报道,比较近两周(10月26日至11月8日)的数据,瑞典、挪威、丹麦和芬兰四国的每百万人口确诊人数分别为414、112、25 5和50,每百万人接受重症监护治疗的病人为12.8、2.3、5.7和2.5,每百万居民的死亡人数为10.5、1.1、6.9和1.6。这显示瑞典在第二波疫情初期重蹈覆辙,第一波疫情的大规模民众感染并没有起到全民免疫的保护作用。
11月11日,瑞典电视台新闻调查节目Uppdrag Granskning 对瑞典策略进行了反思。记者对瑞典抗疫政策的三位核心人物,公卫局长Johan Carlson,国家流行病学家防疫策略总设计师Anders Tegnell和主管卫生的社会部长Lena Hallengren进行了采访,他们都对瑞典的防疫政策作了辩护,不认同记者的质疑,也不认为自己和所在的部门能负主要的责任。
1954年4月出生的Johan Carlson博士自2014年起担任公卫局长,任期到明年3月31日67岁的退休年龄。最近,他已经获得延长到明年10月31日。显然,政府对他领导的公卫局坚持的特立独行的新冠病毒防疫政策是满意的,还希望他领导的专家团队继续坚持政策不走样。
第二波疫情爆发以来,瑞典在继续坚持自己特立独行的宽松防疫政策。公卫局一直在强调的依然是老套路,少出门少接触保持距离勤洗手不带口罩!所有的措施都是建议而不是强制性的。第二波以来,全国21个省中有18个省加强了防疫措施建议(具体措施详见11月7日的日记),起到了一定作用。昨天,政府建议餐馆酒吧晚十点以后不许卖酒,晚上10点半关门,希望能减少年轻人的传播。效果如何,有待观察。据快报Expressen报道,尽管政府限制聚会人数是50,但在移民聚集的Södertälje 常常有三四百人的聚会,市政府kommun表示难以控制!其实,政府一直呼吁的就是每一个成年人要对自己和社会负责!
各位,第二波疫情来势汹汹,防火防盗防同事,防病防毒靠自己 !
周孟瑶 (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极右翼阴谋理论如何成为主流思想
安德鲁•布朗(Andrew Brown)于2019年8月16日在《卫报》(The Guardian)发表《欧拉伯迷思:极右翼阴谋理论如何成为主流思想》(The myth of Eurabia: how a far-right conspiracy theory went mainstream)。本文开篇提出以下问题:反伊斯兰意识形态曾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局限于互联网的黑暗角落,如今在西方的日常政治中随处可见,这是怎么发生的?随后,文章介绍这种名为欧拉伯的思想,即欧洲的阿拉伯化,认为自由主义者将自己的城市交给了伊斯兰和穆斯林。在穆斯林与欧洲社会频繁冲突的背景下,本文回顾了欧洲对于穆斯林的思想演变,包括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福尔德曼、吉赛尔·利特曼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恐怖袭击背后的欧拉伯思想
恐怖袭击的背后是欧拉伯思想的影响,该思想逐渐影响日常政治。2011年7月对奥斯陆市中心发动恐怖袭击的人为白人至上主义者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他表示自己的行为受到维也纳之门的影响。维也纳之门是首批9·11恐怖袭击后敦促美国发起战争的博客之一,是最狂热的反穆斯林组织。“维也纳之门”的名字源于1683年奥斯曼土耳其军队被波兰军队击败时对维也纳的围攻,意指欧洲及其文明仍在不断受到穆斯林入侵的威胁。作者认为,“欧拉伯”迷思源于维也纳之门,与当代伊斯兰恐惧症有关,常常描述:自由派阴谋集团与敌对的穆斯林势力合谋,把劳动人民交给伊斯兰教。“欧拉伯”的概念曾经仅活动于互联网个别角落,如今在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日常政治中显现。精英阶层合谋将穆斯林移民推入本国人口,这种观念传播开来,也是阴谋论。作者认为,这揭示半真半假之危险性,半真半假不仅比真理更有力,而且往往比谎言更有力。
伊斯兰与西方的文化冲突
“欧拉伯”一词由利特曼再现,认为欧洲将屈从于伊斯兰统治,该思想吸引认为伊斯兰和西方之间存在冲突的人。欧拉伯一词创造于上世纪70年代,吉赛尔·利特曼让该词重现于世,其书描述了“欧洲从一个有着重要的后启蒙世俗元素的犹太基督教文明,发展成一个屈从于圣战意识形态和传播圣战的伊斯兰强国的后犹太基督教文明”。她向《国土报》解释了她对欧洲的展望。“我们现在正走向欧洲的全面变革,欧洲将越来越伊斯兰化,并将成为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政治卫星。”作者认为,欧拉伯阴谋很大程度上吸引了那些长期以来认为伊斯兰教和犹太基督教西方之间存在冲突的人,这些人是欧拉伯的早期支持者,绝大多数属于美国右翼,但是他们的观点并非欧洲主流观点。
伊斯兰教与人口增长
另一种观点为“大置换”,从种族主义思想演变为反伊斯兰教,背后的依据是伊斯兰人口出生率较欧洲高。对于那些不那么关心政治的欧洲人而言,另一套观点更为普遍,其名为“大置换”,与全球移民有关。“大置换”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一部公然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法国小说《圣徒的营地》,该书认为,西方文明只有愿意屠杀可怜的棕色人种才能得到拯救。随着伊斯兰教作为一股全球性力量的崛起,圣徒营赤裸裸的种族主义问题得以重新审视。如果带来威胁的人群是某些宗教而非某些有色人种,那么憎恶这些人代表的是理智,而非种族主义。作者认为,这一观念背后依仗的是欧洲人口缩减这一半真半假的真理,与之相对的是有较高出生率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亚。例如2002年,俄罗斯和巴基斯坦都有大约1.45亿人口;到2017年,俄罗斯人口为1.44亿,巴基斯坦人口为2亿。
民粹主义眼中的伊斯兰
仇外民粹主义世界观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将这两种说法融合,使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既成为阴谋,又成为人口威胁。9·11事件后,新无神论运动兴起,对伊斯兰教充满敌意,新无神论者倾向于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更糟糕、更“宗教”的宗教。欧拉伯信仰引发反圣战运动,其中有人描述穆斯林移民的危险、呈現穆斯林人口比例较欧洲人口高、有人直接发動恐怖袭击。对恐怖主义的担忧被纳入对人口结构和旧秩序地位的担忧之中。伊斯兰恐怖分子和反圣战信徒均有着双重的心情,一方面自豪感曾受伤,另一方面是欣喜于加入具有全球启示意义的运动中以及获得在友谊团体中的存在感。对几乎所有人来说,这是一个感到尊严受损以及对自己地位感到忧虑的世纪。
有迹象表明最初的欧拉伯阵线已经分裂,普遍反对移民的人员开始与那些特别憎恨穆斯林的人员分离。自从布雷维克的大屠杀后,其反对伊斯兰的观念变得更加广泛,并已经蔓延到所有欧洲国家的政治中。作者列举今年5月的欧洲大选竞选活动中的例子,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张贴的海报显示,一名裸体白人女性被戴着阿拉伯头巾的深色皮肤男性抓挠。有一个人把手指塞进了她那毫无抵抗的嘴里。标题写道:“欧洲人,投票支持德国极右翼政党选择党,这样欧洲就永远不会成为‘欧拉伯’。”
最后,作者发问:这种情况下,孰输孰赢?上周,年轻挪威人菲利浦·曼修斯为模仿布雷维克,向清真寺内人群开枪。他被手无寸铁的65岁穆斯林穆罕默德·拉菲克按倒在地直到警察赶到。在维也纳之门的博客上,这一事件被认为不值得提及。相反,它的忠实读者被告知,瑞典最近爆发的动物虐待事件是穆斯林造成的。
【各国应对疫情的政策】
希腊
希腊政府11月14日上午宣布,全国托儿所、幼儿园、小学将从11月16日起关闭两周至11月30日,特殊学校将继续运营。希腊教育部长凯拉梅乌斯说,关闭幼儿园和小学的决定并不是因为新冠病毒在学生间传播,而是为了减少家长的外出活动,并避免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过程中拥挤。在学校关闭后,教学将改为通过国家电视台ERT进行视频教学,以及与线上课程相结合。小学的电视视频教学将在EPT2频道进行,教学时间将从11月16日早上9点开始;小学线上教学将从11月18日下午2点-5点进行,每节课为30分钟。而幼儿园的线上教学时间为下午2点-4点20分。上述课程安排包括10分钟的休息时间。
立陶宛
立陶宛卫生部长Aurelijus Veryga指出,最早的冠状病毒疫苗大约最早在2021年1月到达立陶宛。“我认为在一月份接受第一剂疫苗是现实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疫苗都将到来,我们预计到明年下半年才能收到大部分的疫苗,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制造阶段”Veryga还强调,疫苗的进程一切取决于生产商,以及制造商如何设法解决注册和交付问题。
立陶宛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一起,正在参加欧盟委员会协调的疫苗采购,并且已经计划从至少三个生产商那里购买几百万支疫苗。
捷克
据卫生部长介绍,捷克共和国将购买美国辉瑞公司生产的400万剂covid-19疫苗,这足以满足200万人的需求。第一批疫苗可能会在一月或二月到达捷克共和国。根据卫生部先前的估计,第一波疫苗将给捷克共和国约350万人接种疫苗。大约有20万名卫生专业人员,200万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和130万名年轻人(由于慢性病而处于危险之中)。有些疫苗在注射两剂后会产生免疫力,因此大约需要七百万剂。成本从5亿到50亿克朗。
斯洛伐克
11月15日示威人群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总统府前对马托维奇政府进行烛光抗议。
克罗地亚
克卫生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被记者质疑克防疫措施比欧洲其他国家都要宽松,且没有开展大规模病毒检测。对此,卫生部长没有予以回答。
克公共卫生局发布了关于武科瓦尔纪念日(即纪念武科瓦尔受害者日)的详细流行病学建议。建议本次纪念日活动的参与人数最多不超过500人,将参与者分组,每组25人,组内彼此之间保持1.5米的社交距离,两组之间至少保持50米的距离。建议在整个活动中,所有参与人员在室外以及室内都必须以正确的方式戴上口罩,参与者必须在室外保持至少1.5米的社交距离,在室内保持至少2米的社交距离(同一家庭成员例外)。限制亲密的身体接触,限制握手。在活动期间内禁止提供任何种类的食品,饮料和餐点。
塞尔维亚
11月15日,为应对持续反弹的新冠疫情,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宣布政府防控新措施。具体为: 11月17日至12月1日期间,餐饮、咖啡馆、夜店、购物中心、电影院、赌场等营业场所晚21:00-晨5:00间停止营业 ,药店、加油站、外卖服务及三班倒的工作不受此政策限制。
上述措施将首先实施 15天,塞政府将视疫情发展决定是否继续或采取进一步措施。在疫情仍可控状态下,政府将暂不考虑实行禁足等更严厉的措施。
布尔纳比奇表示,当前塞尔维亚疫情并不乐观,是时候收紧部分措施了。据她透露,近期有39名小学生感染新冠病毒,其中20名在首都贝尔格莱德,另有52名中学生确诊,22名来自贝尔格莱德。但学校依然是相对安全的地方,所以她不赞成停课。布尔纳比奇呼吁公民务必遵守规则,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罗马尼亚
11月12日,罗马尼亚国家紧急情况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将戒备状态从11月14日开始继续延长30天的决定,并公布了一系列有关针对12月6日举行的议会选举过程中所需要采取的防疫规定。包括:保持选民之间有足够的安全社交距离;对使用过的物品及时消毒;在投票站明显处注明所需遵守的防护规定以及相关标志;规定投票站工作人员不能超过15名等。
匈牙利
匈牙利总理在与工商会主席会晤后表示,匈牙利已经在隧道尽头看到了曙光,但与此同时在未来漫长的几周内将不得不应对经济问题。这种病毒不仅出现在人类身上,还在攻击整个经济体。现在减缓中小企业面临的危险是最重要的,因为他们为大多数匈牙利人提供了工作岗位。欧尔班要求匈牙利工商会主席向政府提出建议,并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以便政府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在新的防疫措施开始执行后,政府即将采取经济措施。就此等待商会提出可行建议。
【疫情的经济社会影响】
保加利亚
保money.bg网站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禁止美国投资31家中国“与军方有关”公司。这些公司被指受控于中国军方,协助中国军方发展及现代化,并“直接威胁”美国安全。华为、海康威视、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皆“榜上有名”。该行政命令禁止美国投资者拥有或交易来往于这些公司的证券,禁令也适用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者须在2021年11月前售出全部股票。该命令出台后,11月13日上午,海康威视在深圳交易所的股价下跌4%,中国电信下跌9.3%,中国移动下跌6.1%。
本信息专报由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网络团队提供
课题组负责人:刘作奎
课题组团队:鞠维伟、贾瑞霞、马骏驰、韩萌、陈思杨、顾虹飞、吴佳岳、刘江鸿
审核:鞠维伟、刘江鸿